《群英會》中葉盛蘭的“周瑜”扮相 應妮 攝
  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(記者 應妮)今年是京劇葉派小生藝術的創始人葉盛蘭誕辰100周年,國家京劇院3日在京宣佈將於本月14日至17日舉辦系列紀念活動,包括一場座談會及四台演出。值得一提的是,四場演出彙集了全國十多個院團、院校,老中青三代40幾位藝術家,名家薈萃,流派紛呈。
  葉盛蘭生於北京,其父是著名京劇藝術家、教育家,富連成科班創始人、社長葉春善。葉盛蘭是自樹一派的表演藝術家,他的嗓音寬厚圓潤,氣度大方,扮像英俊,表演細膩,行腔剛勁遒健,華麗婉轉,他的表演情真意切、惟妙惟肖,“文而不媚,武而不粗,窮而不厭,儒而不俗”,形成了葉派藝術的獨特風格。葉盛蘭能戲極多,文武昆亂不擋,代表劇目有《群英會》《呂布與貂蟬》《羅成》《周仁獻嫂》《奇雙會》《八大鎚》《雅觀樓》《柳蔭記》《西廂記》《白蛇傳》《打侄上墳》《游園驚夢》《白毛女》等。
  國家京劇院院長張凱華說,葉盛蘭先生是第一個以挑班演員身份參加國營劇團(國家京劇院前身)的藝術家。他在抗美援朝時參加了第一批慰問志願軍藝術團,併在新中國成立後被文化部第一批評定為一級演員。特別是在上世紀60年代初,他將家傳珍貴文物——富連成科班“葉氏藏本”400餘出劇目的手寫真跡無償地捐獻給國家(中國京劇院),表現了一位藝術家愛黨愛國的赤誠之心,為保護文化遺產,傳承京劇精粹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  82歲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杜近芳從1951年進團就跟葉盛蘭固定合作。她回憶,“跟葉老師在臺上演戲,不敢偷一丁點兒懶,因為他的戲特別全特別好,得拿出全部精神和他對戲。我跟葉老師合作學的東西可能比他的學生們學的還多。”
  葉盛蘭的二代弟子夏永泉至今還記得老師的最後一臺戲就是1964年的《白蛇傳》。“當時老師身體不太好,不常登臺。所以一公佈他要演戲,排隊買票的觀眾像長龍一樣。”“葉先生在臺上搭架子一走,臺下就炸了,一直喊‘好’。老師後來跟我說,當時都不敢動了,動一下就是一片叫好!”
  他猶記得自己演出前去探望老師,遠遠的就聽見葉先生在高歌猛唱,一進院子看見葉先生從頭到腳都扮上了,除了沒化妝。“我當時心想,這麼大的角兒了,每出戲都還要這麼投入的研究情緒,他是每次演出都要有新收穫、新悟性、新提高。”在夏永泉看來,老師對自己的藝術那麼痴心,對自己的羽毛那麼愛護,全身心奉獻了一個“美”字。“現在很難說誰是‘小生第二’,因為距離葉先生都太遠了。”
  葉盛蘭之子、國家一級京劇演員葉少蘭表示,此次紀念不止於是對父親個人的紀念,更是對整個京劇事業都有促進和激勵作用,如何在前人基礎上進一步傳承和發展,是我們面臨的問題。
  四台葉派代表劇目的演出分別是《群英會》、《柳蔭記》、《摺子戲專場》和《名家名段演唱會》。其中14日晚的《群英會》雲集了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、孟廣祿、葉少蘭、張建國、譚孝曾、蕭潤德、馬玉琪、葉金援、鄭岩、朱強、蕭潤年、金喜全等名家。(完)  (原標題:四臺大戲名家薈萃紀念京劇大師葉盛蘭百年誕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c71tcxfp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